首页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至善社会学讲坛(第五期)】叶敬忠教授:把社会研究做在田野乡村

来源:法学院   文图:陈健 项朕 审核:王君柏     发布时间: 2022-10-27    点击数:

2022年10月26日晚上7点,至善社会学讲坛第五期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本期会议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把社会研究做在田野乡村”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江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君柏教授主持,一百多位院系师生参与听取了该讲座。

首先,叶老师分别从大学老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来指明研究的重要性。在叶老师看来,做好学术研究,是做好大学老师的底气;学生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世界上很多一流研究成果是学生期间完成的。因此,无论是大学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做研究,强调教研相长的关系,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接着,叶老师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奔赴河北、陕西、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开展学术调研的经历,2000年后的重大乡村调研包括农村留守儿童调研、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农村留守妇女研究、乡村振兴研究、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研究,乡村发展与转型定点试验研究。围绕上述研究出版了《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默夕阳》等专著,撰写的政策咨询报告获得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相关成果获得教育部、北京市等多个奖项,并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然后,叶老师通过呈现生动感人的真实案例,分享了六条深入田野乡村的调研感悟,包括:学术没有攻略,只有规律;研究没有捷径,只有坚守;调研不需要接待,只需要接受;调研即使育己,也是育人;田野若有不测,视作人生厚度;对待过程“内卷”,对待成果“躺平”。叶老师对第一点感悟进行了重点解释:社会研究过程需要遵循研究过程和规律。在研究定位方面,知识分子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在研究选题方面,选题要面对社会现实、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基于自己的公共责任、人生价值和社会关怀出发,重视选题的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并告诫同学们在做研究选题时,蹭热度是不可取的,选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感触。其后,叶老师就方法论、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成功撰写等步骤做了具体分析。

最后,叶老师总结说“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从事社会科学的老师和学生,应该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寻常农家,理解乡村发展现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主题演讲结束后,王君柏教授对叶老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叶老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充分解惑。随后,王老师再次对叶老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感谢,学院师生也诚挚邀请叶老师在疫情结束后来江南大学做线下讲座,至善社会学讲座第五期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