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社会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业教师 > 社会工作 > 正文

李娟

来源:法学院        发布时间: 2020-07-12    点击数: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5年10月

民族:汉     学 历:博士研究生

籍贯:山西长治     婚姻状况:已婚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居住地址:苏州市高新区

电 话:18100671296     邮 箱:423694893@qq.com

教育背景:

2011.09-2014.06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原理 | 博士

2012.10-2013.10 美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 公共卫生政策 | 访学

2008.09-2011.06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学 | 硕士

2004.09-2008.07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学 | 学士

工作经历:

2014.07-至今 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班主任

工作职责:

负责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主讲《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公共关系学》、《互联网问题研究》课程。

负责为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讲《农村公共管理学》课程,

工作业绩:

1.2020年,个人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江南大学优秀班主任。

2.2015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基于TQM的NPO服务质量提升路径探析》,被评为江南大学2015年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校级优秀奖。

3.担任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导师期间,已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主持课题

1.主持公民网络维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15ZZC003】,江苏省社科规划办资助,已结项(2015.5-2019.5)。

2.主持公民网络维权的政府回应研究项目【2015SJD355】,江苏省教育厅资助,已结项(2015.9-2017.12)。

3.主持积极老龄化视野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JUSRP51711A】,江南大学资助,已完成结项指标,尚未结项(2017.01-2019.12)。

4.主持公民网络维权与公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JUSRP11574】,江南大学资助,已结项(2014.12-2016.12)。

5.主持农村发展专硕人才培养中教师能力结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江南大学资助,在研(2019.11-2021.12)。

学术成果:

1.在《南京社会科学》《行政论坛》《理论探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界》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类权威1篇,二类10篇。

2.2020年,撰写《共建常态化的政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经《江苏侨联专报》报送,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第5254期发表。

3.2020年,撰写《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养老服务项目面临的制度困境》,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

4.2019年,撰写《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关系》,在《理论探索》发表。

5.2019年,撰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数据农业的实践经验及政策设计》,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并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9期。

6.2016年,撰写《政府购买家属服务养老的价值困境——对南京市“家属照顾型”养老模式的反思》,在《行政论坛》发表。

7.2016年,撰写《生态危机治理的大数据战略》,在《理论探索》发表。

8.2016年,撰写《基于个人资源获取模式的人口城镇化之互联网途径》,在《学术界》发表。

9.2015年,撰写《网络政治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发生学解释》,在《南京社会科学》发表。

10.2015年,撰写《政治文化视野下的网络社交媒体功能》,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

11.2014年,撰写《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网络政治文化的社会作用机理探析》,在《社会科学研究》发表。

12.2012年,撰写《网络政治文化与社会秩序重构》,在《学术界》发表。

获奖情况:

1.2015年,拍摄的个人微课《社会保障概论》,获2015年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二等奖(1/1)。

2.2019年,撰写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改革研究》,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5)。

3.2019年,撰写的《无锡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研究》获得第十届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二等奖(2/4)。

自我评价:

职业背景:6年江南大学(211工程/985平台)法学院的教学经历,先后承担了本科段和硕士研究生段的课程教学任务,累积了出色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能通过讲课、演练、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专注于多样化和适应性教学,以服务于所有学生。

学术能力:热爱科研,精于社会工作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一类权威1篇,二类权威8篇。

教学能力:热爱高校理论课教学,具有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能独立承担并完成科研、教学及学生培养任务。

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乐于接受挑战,具备在压力下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目标的能力。

性格品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工作积极主动,甘于奉献,勤奋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