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学院举办系列读书交流活动,法学院薄晓波老师,盖中辉老师,辅导员帕日旦木,2017、2018级部分本科生出席此次活动。
薄晓波老师首先从法律人必读书籍进入主题,建议大家树立“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心态,并推荐了《社会契约论》、《法律逻辑学》、《论法的精神》等法学名著,同时通过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论证法律意义上的基本权和请求权基础。紧接着,她从民法学领域的热点案例出发,为大家介绍并推荐王泽鉴的民法系列书籍,同时,分析该书籍整体内容和推荐的理由。薄晓波提出法学初学者除了读法学名著外,选择专业性较强的法律小说和电影也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法,可以增加学法的趣味性,并能够快速适应法律学习。薄晓波还强调:“除了读书掌握专业知识外,出色的法律写作能力同样是每一个优秀法律人所必备的条件,因此在读书的同时同学们应锻炼写作能力,进行深入思考及积极学以致用。”
盖中辉老师引用庄子“有真人才有真知”的思想主张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同学们本科阶段读书要杂读,广度即深度。他从介绍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开始,强调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课程中都会被提起的马斯洛系列著作对当今的我们仍有着深厚参考价值。接着,盖老师以“什么是健康与疾病”、“情绪与个性”等方面的讨论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精读《马斯洛说完美人格》一书。他通过分析"人的本性",强调该书中所提到的人类之间存在相同的原型、个人与集体间可以共通、人性实际本善、人的本性可知、人的本性具有重要价值、不应去压抑人的天性等内容。针对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盖老师结合生动的例子,提出顺应人类自己的本性才是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源。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众多同学提出疑惑,薄晓波老师进行细致专业的解答。同学们就人的本性、真正的幸福、存在价值、自我实现、高级需求等内容与盖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沙龙收获颇多,印象深刻,今后不仅要认真学习课内知识、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薄晓波老师和盖中辉老师关于读书经验的分享使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法学院学子以此次读书交流会为契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推动各类学术活动,助力法学院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营造优良学风。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