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校园生活 > 正文

无锡国际马拉松法学院志愿者采访手记

来源:法学院        发布时间: 2014-04-18    点击数:

2014年4月13日,无锡国际马拉松赛在细雨中启幕。近两万名运动员齐聚无锡,共襄马拉松盛举。42.195公里的跑道全长考验着每一位马拉松运动员的勇气与意志,而场下志愿者们用辛勤的汗水汇成爱的洪流,为无锡国际马拉松这场盛大赛事提供有力而可靠的保障。来自法学院的热情志愿者们俨然成为此次志愿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他们眼中,没有疲倦,没有懈怠,只有一位位需要服务的运动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拼搏的运动员保驾护航。

赛前连续5天20000份物资的分装与发放——疲惫的身体,充实的内心

活动开始前夕,江南大学法学院28位志愿者义无返顾地投身到赛前志愿服务的行列。据了解,赛前志愿者们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完成了近20000份赛事物资的分装和发放工作。

作者看见,在分装物品的工作中,志愿者们一丝不苟、耐心归类,按照流水线的方式将每样物品整理到位。其中一位志愿者说:“大家都明白自己工作对于比赛的重要性,如果工作当中出现任何疏漏,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参赛质量,所以即使工作再累、再辛苦,我们也不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志愿者们相互鼓励中,时间被紧张而高效地利用着。

在后三天的物资发放中,志愿者们依然用最佳的状态面对每一位运动员。在为运动员发放物品时,志愿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询问道:

“我们是无锡国际马拉松志愿者,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麻烦您跟我们到这里领取您的参赛物质。”

“这是您的物资袋,里面有您的参赛号码牌、比赛芯片、医用凡士林、创可贴等。”

“如果您有需要更换的物件我们可以帮您。”

“您比赛的赛道经过和起点终点在参赛指南中,请问您需要我们为您做进一步的讲解吗?”

“希望您比赛顺利,享受无锡的风光。”

“您辛苦了,要早点休息,明天比赛加油哦!”

“你们志愿者才辛苦啊,我们就过来跑一圈,你们都忙活了好几天了吧。”

面对上万名的参赛者,志愿者们的笑容毫不吝啬,细心严谨地为每一位参赛者发放核实物资并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回答问题,享受着帮助他们之后的喜悦。面对昼夜温差大的情况,志愿者们没有丝毫的退缩,早起晚归始终坚持站在最前线开展工作,即使期间有同学出现身体不适、过度劳累的症状,片刻休息之后,依然同大家继续并肩作战、微笑服务。

赛前连续两天集中训练,摩厉以须——高亢的热情,紧张的期待

赛道志愿者为了保证学业和志愿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早上4点半集合前往志愿服务场地,完成训练后又紧接着投入学习,两天工作下来,有的志愿者甚至连正餐也顾不上吃。

4月12日,马拉松比赛的前一天,法学院志愿者们凌晨四点就已起床,早早的集合奔赴自己的志愿岗位。

“高中毕业以后,我还从来没有起来这么早过,虽然有点疲惫,但也是一种经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法学院一位一年级的志愿者如是说。

在赛前他们想的不是自己有没有吃早饭,有没有时间休息,他们在心中为马拉松比赛做各种预案,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想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避免比赛时运动员受到影响。

从每个志愿者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场马拉松赛事多么的期待,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是最充实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互相心灵的热度和奉献的激情。

对于志愿者来说,马拉松比赛不是短短的几小时,而是赛前紧张的培训和繁琐的准备工作。赛前的志愿者们不惧艰辛,坚守到赛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期待给予每一位参赛者最温暖的服务,递上第一张江南大学的名片。

为每一位奔跑的英雄,赛道边忙碌的身影——他们也是赛场亮丽的风景

4月13日上午,在蒙蒙细雨中,期待已久的发令枪终于打响了。春日晨雨,凉风劲劲。志愿者们的服装是统一的短袖,为了能让运动员们准确及时地找到志愿者,他们忍着凉风,不穿外套,在小雨中为即将路过的英雄们准备各种补给物资。可乐、矿泉水,他们一杯一杯地倒,香蕉、苹果他们一个一个的切,生怕供应不上。一个上午他们拧开了几十瓶可乐,切了几百块香蕉,早饭还来得及吃的他们,早已忘记了凉风和饥饿,他们在赛场边注视并鼓励着每一位路过的勇士。

“这种满足感是很难得的,我们看着他们一个个跑过去,我们见证了生命的活力,那是意志和信念的支撑,志愿者虽然辛苦,但也值了。”法学院的一位志愿者在补给站微笑地说到。

“奉献最大的报酬就是获得快乐”。从法学院志愿者愉悦的表情和上扬的嘴角,我感觉到奉献助人带来的欣喜。

透过这一张张的笑脸,我看到的是青春的定义,是一名大学生对生活应有的态度。

随着参赛者们完成赛程,安排夹道观众们安全有序地离开赛道后,留给志愿者的是18个补水站遍地的水杯,能量补给站遍地的果皮,还有赛道中遗留的道具。此时,却还有一抹抹橙色活跃于赛道上,他们不留下只言片语,只是默默地、弓着身子,收拾着赛后的慌乱。

参赛的选手、观赛的观众甚至没能喊出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姓名,但是,他们知道这是一群有理想、有毅力、有活力的青年,他们被冠以一个闪亮的名字,“志愿者”。

法学院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志愿精神和体育精神致敬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赛前志愿者的主力军,赛中、赛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者,法学院志愿者的身影贯穿于无锡马拉松的始终,穿梭于无锡马拉松赛道的左右。法学院的志愿者们用微笑展示了法学院学子的阳光自信和严谨踏实的行事作风。

法学院一直致力于以法学及社会工作专业为依托,精心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学校体育精神试点单位,法学院更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法学院以本次国际马拉松比赛为契机,将体育精神融入到志愿活动中去,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体育精神和志愿服务的无穷魅力。

实现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人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

无锡国际马拉松法学院志愿者采访手记